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
【】《中国制造2025》解读之五:准确把握实施《中国制造2025》的坚持总体要求
《中国制造2025》的总体思路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,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,解读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高层度结合为主线,中国制造准确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,把握强化工业基础能力,大行提高综合集成水平,业资完善多层次人才体系,坚持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解读历史跨越。未来十年,中国制造准确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把握着力点不在于追求更高的增速,而是大行要按照“创新驱动、质量为先、业资绿色发展、坚持结构优化、解读人才为本”的中国制造准确总体要求,着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。
一是坚持创新驱动,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。创新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引擎,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核心。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,不仅会带动传统制造领域的生产率提高和产品性能提升,还会带来战略性新兴产业数量众多的新材料、新能源、变新物产品、新设备的出现,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。我国的研发投入规模近几年来一直处于世界前列,2013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11800亿元,研发投入强度初次打破2%。但与世界强国相比,产业创新能力还有不小的差距。我国技术对外依存度高达50%以上,95%的高等数控系统、80%的芯片、几乎全部高等液压件、密封件和发动机都依靠进口。必须把增强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,提高关键环节和要点领域的创新能力,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。
二是坚持质量为先,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内核。高质量是制造业强大的重要标志之一,它从市场竞争的角度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,既是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,也是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表征;既是科技创新、管理能力、劳动者素质等因素的集成,又是法治环境、文化教育、诚信建设等方面的综合反映。十多年来,我国制造业整体质量水平不断提升,较好地保障了消费的稳定增长和经济的持续发展。但是伴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,对质量的要求与日俱增。在生活性消费领域,数量消费正向质量消费过渡;从日用消费品向耐用品、资本品过渡;从百元、千元消费层次向万元、十万元消费层次过渡。在生产性消费领域,对关键基础材料的稳定性、基础零部件/元器件的性能一致性、重大设备的可靠性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质量好,起到增幅器的作用,有助于放大需求、扩大市场。质量不好,则起到阻滞器的作用,压制或转移需求,甚至会影响到国家的全部声誉。《中国制造2025》提出,必须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,一体夯实产品质量基础,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“中国制造”整体形象,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。
三是坚持绿色发展,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着力点。绿色发展是破解资源、能源、环境瓶颈制约的关键所在,是实现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。党的十八大报告初次将绿色发展、循环发展、低碳发展并列提出。绿色是发展的新要求,循环是提高资源效率的途径,低碳是能源战略调整的目标,三者均要求节约资源、能源,提高资源、能源利用效率;均要求保护环境,充分考虑自然系统承载能力,减轻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;目标都是形成节约资源、能源和保护自然环境的产业结构、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,以促进自然文明建设。推进我国制造业绿色发展已到了非常紧迫和关键的时刻。一方面,中国对大部分国家资源的需求量很大。如中国货品需求增量占大部分国家货品需求增量的44%,铁矿石需求增量约占大部分国家的105.1%,铝土矿需求增量约占大部分国家的78%,铜矿需求增量约占大部分国家的149.5%。另一方面,我国重化工产品产量所占大部分国家市场份额过大。2013年,我国粗钢产量约占大部分国家产量的52%;电解铝占46%;成品油占12%,乙烯占12%;化肥占35%;水泥产量占58%,平板玻璃占60%;纸和纸板占25%。在这种背景下,经济发展不能再依靠大量的投入资金和产能扩张来实现,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获取经济发展!。《中国制造2025》提出,要坚决贯彻减量化、再利用、资源化的原则,一体推行绿色发展、循环发展、低碳发展,构建绿色制造体系,走自然文明的发展道路。
四是坚持结构优化,把结构调整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突出要点。调结构、促升级始终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中心任务,在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势下,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更是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。在迈向制造强国的历程中,国防安全、工农业生产、基础设施建设、人民生活都对制造业提出不同层次需求,建立完善、多层次的制造业产业体系是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特色。在注重发展高等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同时,尤其要注重提升和改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效率和质量,关注民生产业的发展;推进现代制造服务业发展及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,优化产业结构。培育一批重要的跨国大企业和一大批充满创新精力、“专精特”的中小企业,优化产业筹备结构。提高产业集聚的层次和质量,培育一批全部化的特色制造集群;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,调整优化产业空间布局。《中国制造2025》从行业结构、技术结构、筹备结构、空间结构,甚至产品和市场结构等多个维度提出优化的路径和措施,走提质增效的发展道路。
五是坚持人才为本,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前提。人才是具有一定的有经验知识或专门技能,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,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。人才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骨干力量,制造强国一定是人才强国。各个国家都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,美国依托常青藤等一批的高等院校,培养了大批科技创新型人才和有经验技术人才,成为较富创造力的制造强国;德国长期坚持并推广双轨制教育,即学徒制,培养了众多高素质的技术、技能型人才,打造了具有工匠品质的“德国制造”。人才强国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,是“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,为一体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证”。坚持人才为本,就是要充分利用我们人才资源,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;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,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;要通过教育、培育等各种途径变“人口红利”为“人才红利”,依靠科技创新、依靠精良品质,推动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。在《中国制造2025》中明确提出,要加快培育制造业发展急需的经营管理人才、有经验技术人才、技能人才,建设一支素质优良、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,走人才带领的发展道路。
【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】相关文章:
- 12024较便宜的定期寿险
- 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槐米中芦丁的不确定度评定(一)
- 3ANNIL安奈儿超舒衣·亲子限定系列 让爱有温度
- 4亨斯迈新推玻璃层压领域TPU薄膜,企业新闻
- 5少沙有哪些处所开适拍照
- 6纯碱:下游大缩 上游大淤,行业资讯
- 7「热卖推荐」农药使用高频期,农残类标准物质随心购!
- 8昨日安徽玻璃行业协会在合肥成立,行业资讯
- 9Maison Kitsuné推出跨界香氛 颇具东方韵味
- 10微生物实验无菌操作及其注意事项
- 111月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人次达3363.06万
- 12315特辑:2025水产品安全新突破!伟业计量标准物质让国抽更精准、更可靠
- 13oppoace2战魅族17哪个好 oppoace2对比魅族17辨别评测
- 14高效液相法测定南方红豆杉中金松双黄酮的含量
- 15"纵隔子宫:关键备孕指标和治疗方法!"
- 16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:选购儿童服装“四注意”
- 1766W快充/AMOLED屏/256G内存!降700元后远航20 Pro开做力晋降很多
- 18朴与素童装 用温暖为活力日常注入自在童趣
- 1《死侍3》曝新海报 先导预告回顾金刚狼经典镜头
- 2海拔4200米 极端天气下供暖供热系统如何保障?我边防一基建设施给出答案
- 3浙江台州修订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范本
- 4马铃薯淀粉改性及其吸附茶多酚的条件优化(三)
- 55000mAh+22.5W!华为战挪动联袂推出了NZONE S7,锁定1K5档
- 6ANNIL安奈儿超舒衣·亲子限定系列 让爱有温度
- 7积较探索广东玻璃产业的低碳之路,行业资讯
- 8食品理化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(一)
- 9菜鸟旗下驿站战村降停业完成回并
- 10四种脐橙处理方式对脐橙果酒挥发性成分的影响(一)
- 11饮用水中9种痕量亚硝胺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研究(一)
- 12毛竹水解渣木质素氢解制备芳香化学品(二)
- 13菜鸟旗下驿站战村降停业完成回并
- 14金属和玻璃器皿行业排名前五的企业,市场研究
- 15北京:“致敬先烈仰望崇高”少先队员为英烈站岗活动举办
- 16应用嗜酸乳杆菌(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)发酵薄荷抗氧化(二)
- 17感情主播读文伤感散文网感情文章一篇好好散文
- 18315特辑:2025水产品安全新突破!伟业计量标准物质让国抽更精准、更可靠